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网络服务渎职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的量刑: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渎职罪类的罪名有很多,但是其他罪名的立案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大致有以下的4种情况可以立案:1、造成经济损失300000以上的;2、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或者3人重伤的、或者轻伤9人以上的;3、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4、导致其他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应当对渎职犯罪的行为人予以刑事处罚。 具体量刑是: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渎职罪的可以取保候审,但是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国有企业渎职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要件 国有企业渎职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徇私舞弊,会破坏国有公司、企业的正常活动,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进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客观要件 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表现可能包括: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管理混乱,对于侵吞、侵占公司财产的现象置若罔闻,在经济交往活动中上当受骗后不主动报案等。 主体要件 此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行为人的行为虽可能是直接故意的,但他们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却不是直接故意的,即他们并不希望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这种损害结果多出于过失,也不排除间接故意。 犯罪结果 此罪属结果犯,只有当徇私舞弊行为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才构成犯罪。这里的“严重亏损”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亏损足以使其丧失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
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具体罪名有所不同。 渎职罪是一个犯罪大类,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多个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渎职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罪类罪名很多,立案的标准也不一样,大致有这些情形可以立案: 1、造成经济损失三十万以上的; 2、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或者三人重伤的、或者轻伤九人以上的,或者造成2人重伤、3人轻伤以上,或者1人重伤,6人轻伤的; 3、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 4、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渎职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