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往社保局养老待遇科,查询自己是否符合退休条件。 2.符合退休条件后,可在社保局领取养老金申领表。 3.按照要求将养老金申领表填好,并加盖相应单位的公章。并携带本人户口原件及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前往社保局养老保险待遇科,去初审窗口办理申请。初审后再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将相关资料提交给工作人员即可领取退休证。
灵活就业不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 灵活就业人员不符失业保险领取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临时工、小时工、兼职人员等。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退休年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其就业形式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职工。在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目前为女性50岁,男性60岁。具体而言,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可以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工作性质来确定。例如,对于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来说,由于其工作是自主决定的,因此退休年龄一般也是自行决定的。一般而言,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的退休年龄相对较高,通常超过60岁。对于临时工、小时工、兼职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其退休年龄一般也是比较灵活的。一般来说,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情况来确定。例如,如果这些人员的工作性质比较轻松,工作强度较小,那么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后;如果工作性质比较繁重,工作强度较大,那么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提前。总的来说,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退休年龄是一个比较灵活的问题,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工作性质来确定。在确定退休年龄时,需要考虑到其个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工作强度等因素,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没有单位,灵活就业的方式来缴纳,能交的社保只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8%。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0%,灵活就业社保费用是按月缴纳的,具体缴纳标准是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定。 最低缴费基数为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为300%,参保人员可以自由选择缴费基数。 本地户口可以自己去社保局,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如果觉得自己办理麻烦,或者外地户口无法办理,也可以通过社保代理机构缴纳五险一金。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代缴公司,都可以进行个人社保代缴服务,但是也要注意查看其是否具有人力资源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以免上当受骗。
灵活就业人员不可以领失业金。灵活就业人员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不能缴纳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下列情形: 一是劳动合同终止的。 二是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四是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是劳动者本人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