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煤矿工人退休年龄如下: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可以退休。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工受伤煤矿工人误工费赔偿标准由单位支付的月工资标准来支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
一级: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
公司煤矿偷税漏税问题有: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等等。解决的办法有:处罚款并补缴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
煤矿死亡15人的处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
煤矿对工人罚款目前是暂时没有确切国家规定的,但是单位无权对职工进行罚款。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四)违反本法第二十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五)执法人员未取得执法证件的。行政机关对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不及时立案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
煤矿关闭退出后,若当地关于煤矿补偿标准有明确规定的,则煤矿企业可依据该规定向行政机关主张依法补偿。但若法律、法规、规章或相关规范性文件未作出规定的,则煤矿企业可在其实际投入的损失范围内,向行政机关主张补偿项目及补偿金额,具体实际投入的损失,可参考如下内容:一、转制投入,即煤矿企业在国有煤矿转制过程中,购买煤矿资产或购买转制后煤矿公司的股权,所投入的金额。二、建设投入,建设投入以煤矿实际投入为准。三、采矿权价款投入,即购买煤矿的采矿权所投入的实际金额。四、整改投入。五、其他投入。
煤矿对工人罚款目前是暂时没有确切国家规定的,但是单位无权对职工进行罚款。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四)违反本法第二十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五)执法人员未取得执法证件的。行政机关对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不及时立案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
煤矿关闭退出后,若当地关于煤矿补偿标准有明确规定的,则煤矿企业可依据该规定向行政机关主张依法补偿。但若法律、法规、规章或相关规范性文件未作出规定的,则煤矿企业可在其实际投入的损失范围内,向行政机关主张补偿项目及补偿金额,具体实际投入的损失,可参考如下内容:一、转制投入,即煤矿企业在国有煤矿转制过程中,购买煤矿资产或购买转制后煤矿公司的股权,所投入的金额。二、建设投入,建设投入以煤矿实际投入为准。三、采矿权价款投入,即购买煤矿的采矿权所投入的实际金额。四、整改投入。五、其他投入。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4.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务,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