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是林木。具体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电信诈骗罪不是网络诈骗罪。网络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电信诈骗罪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追诉时效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无论是前罪还是后罪都按该规定计算追诉时效。
对于那些涉嫌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个人,倘若他们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便有资格申请取保候审: 首先是他们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其次,如果他们可能会面临至少有期徒刑以上的处罚,然却在采取取保候审后并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性; 第三种情形则主要针对那些身患特殊病症、无法自我照顾的人群以及处于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 这类群体在采取取保候身后同样能确保其不会对社会带来潜在威胁; 最后一个条件涉及到案情已进入追诉时效的截止期,且当前案件尚无妥善解决方案,在此情况下,必须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了以避免继续拖延。
公司犯罪的,员工不一定构成犯罪。如果员工不知情,并且没有参与犯罪活动的,则员工不构成犯罪。如果员工明知道公司在犯,并且还参与犯罪活动的,则员工也构成犯罪。 对于单位犯罪的,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破坏选举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但有些破坏选举的行为,如有意不真实地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变更、伪造、虚报选举结果的,只能由选举工作人员才能实施,因此,不是选举工作人员的不构成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是指违反选举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
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也是会作为劣迹处理的,一般不会有案底产生。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即犯罪行为人所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 其包括: 1、已经在本单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为本单位所有的财物; 2、本单位虽尚未占有、支配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债权; 3、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
强制拆迁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
刑事案件收费按照各办案阶段分别计件确定收费标准,一般如下: 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2000—10000元; 3、一审阶段,每件收费4000—30000元。 但以上所说的收费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会有所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