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可以通过报案人、控告人的报案或控告联系到受害人,也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或者被害人的陈述、公安机关的调查来联系到受害人,将财物退还给受害人。
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达到2000块钱的,涉嫌盗窃罪,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应根据涉案金额、有无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由人民法院综合全案确定刑期。
犯盗窃罪的,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盗窃案取得谅解后,人民法院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前科如果构成累犯的,就从重处罚。如果取得了被害人谅解的,法院会依据原有量刑基准酌情减轻处罚。
初犯盗窃争取缓刑的方法有:在拘留期内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提出不予批准逮捕法律意见,争取将嫌疑人取保候审出来。或者为被告人做有利辩护,争取符合缓刑的法律条件,并争取最终获得缓刑结果。
初中生人盗窃,如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盗窃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偷窃罪或者盗窃数额巨大的,应当依照以上标准,追究刑事责任,并应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偷外卖报警后,公安机关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公安机关首先会警告; (2)然后会罚款和行政拘留,最低是处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报警之后,首先需要向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说明案件的经过,公安机关会对于手机进行估价,根据手机的价值判断案情以及责任人员的责任,再根据责任的情况决定是否属于盗窃、应当以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如果认定为行政案件,明确了是行为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充分的,追究行为人的行政责任,由派出所对其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即拘留或者是罚款,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如果达到了盗窃罪立案的标准,公安机关需要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确定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将犯罪事实调查清楚之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定罪量刑。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团伙盗窃,是指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盗窃的犯罪行为。主犯与从犯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