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没有故意纵火罪,只有放火罪,故意纵火是根据放火罪的量刑标准进行量刑的。根据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
纵火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刑法》
故意纵火是怎么处罚的?根据规定,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其严重的,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放火罪和纵火罪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区别,都属于涉嫌我国刑法的放火罪。
放火罪量刑标准: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放火罪,是指故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
1、故意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放火”是指故意使对象物燃烧、引起火灾的行为;火灾是指在时间上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放火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既可以直接使对象燃烧,也可以通过媒介物使对象燃烧,还可以通过既存的火力引起对象燃烧。
我国只有放火罪,没有纵火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涉及放火罪的,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分子放火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1、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