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案件基本标准: 案件类别:(元/件)民事案件1500元、行政案件2000元、刑事案件3000元、仲裁案件收费标准3000元。 2、不同案件不同标准: (1)简单诉讼案件,可在上述标准的50%范围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2)重大诉讼、仲裁案件,可在上述基本标准3倍以内确定; (3)疑难复杂案件可在上述基本标准的5倍以内确定; (4)具有涉外因素(争议标的物或合同签约地或合同履行地在国外,适用外国法律解决)的在上述基本标准的5倍以内确定;上述因素可合并执行,但实际标准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10倍。 3、简单、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判定标准由省或省辖市律师协会另行制定。
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公民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公民财产权是公民拥有自己合法占有的私有财产,如土地、房屋、动产等。劳动权是公民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休息权是劳动者可以享受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等。社会保障权是参加了社保后,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民事经济诉讼时效是多少年: 1、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般是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携带相关证据有助于及时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给立案或者处理速度上不满意,可以向上一级管理部门举报,也可以直接带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去法院起诉后公安机关立案的,法院的起诉无需撤诉,法院会中止审理。到刑事处理有结果后,法院或继续审理。如果刑事立案后,民事部分撤诉的,刑事审理时,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只能另案起诉。财物受到诈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获取有关犯罪证据,追究犯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对于治安案件,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受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警方破案。破案后追回赃物退还受
不一样。 经济案件是指公民、法人因为国家所认可的盈利机构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以及不当的违法经营和商业舞弊、商业间谍,可以由当地政府和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的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经济罪是可以去探望的,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 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要看具体的案情确定,孕妇犯罪后的刑罚量刑有一定的特殊保护,但不意味着孕妇犯罪可以免除刑罚。 如果构成犯罪,还是会判刑,但孕妇不适用死刑。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1、经济诈骗罪,一般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如何预防诈骗。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现在有不少网站或是商家搞活动,会要顾客留下一些相关的资料,在此提醒大家,除非是正规的、可信度非常高的网站或商家,否则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私人信息。 随时更改密码。密码是一把锁,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千年不换的密码,其安全性却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换一次密码,而且密码的组合规律只有自己才知道。 提防钓鱼网站。网购很流行,新型诈骗也应运而生。
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的区别: (1)管辖权产生的依据不同。 (2)组织机构不同。 (3)审级制度不同。 (4)受案范围不同。 (5)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 (6)当事人对生效文书救济的途径不同。 (7)对生效文书申请执行的法院不同。
经济刑事案件没有统一的法定结案时限,但需遵循各诉讼阶段的法定程序时限。普通案件从侦查到判决通常在3个月至1年半左右,复杂案件可能耗时更长,具体需结合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及程序适用情况综合判断。 一、经济刑事案件各阶段时限范围 侦查阶段 基本时限:公安机关立案后,一般应在2个月内完成侦查并移送审查起诉。 延长情形:对案情复杂、取证困难的案件,可经上级批准延长1个月;对重大复杂案件(如涉众型经济犯罪、跨国洗钱等),可再延长2个月(累计最长5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 基本时限:检察院应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起诉决定。 延长情形: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15天。若需补充侦查,每次补充侦查时限为1个月,最多可退查2次(累计最长延长3.5个月)。 法院审理阶段 一审普通程序:法院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 延长情形:对可能判处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重大复杂案件,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延长3个月;特殊情况需再延长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无明确上限,但受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