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出轨,女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取证: 1.可以通过对方的手机,双方来往的视听资料,包括照片、录音、视频等; 2.可以翻一下对方的相册; 3.可以看手机购物记录,看看最近的购物情况是否正常; 4.可以看车里的行车记录仪; 5.可以查老公手机里的团购记录; 6.可以查询老公的机票记录; 7.查车上有没有除自己以外的女性用品; 8.出轨录像,要求能够清晰的辨认正在进行中的双方,且没有被剪辑; 9.出轨场面照片,要求说明照片的来源、拍摄时间、地点等信息;10.本人认可的录音,行为人自己承认婚外情的录音,要求录音真实合法。最重要的是取得证据的途径要合法; 11.书面认可,发生婚外情的当事人自己书写的保证书、承诺书、认错书等。
这个时候,要合理解决,拿身份证这个事,是违法行为。根据你的情况,我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老公出轨家产怎么分割。离婚时分割财产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判决。老公出轨导致离婚的,女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婚内出轨,发现老公出轨的,可以起诉离婚。
找到老公出轨的证据后,当事人可以用来作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法院可以依据该证据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并且可以判决出轨的一方给予无过错的女方损害赔偿。 老公出轨能起诉离婚。老公有出轨行为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老公有出轨行为,并且导致夫妻之间的感情完全破裂的,在调解无效后,人民法院会判决离婚。老公有出轨行为的,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只要能认定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完全破裂,人民法院就会判决离婚。
发生婚内出轨后,无论是过错方或者是无过错方,都有权提出离婚,而并非像大家所认为的只有无过错方才能起诉。单纯的出轨行为是不构成法律上的过错行为的,而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达到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才能认定为过错行为,才能依据《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向过错方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老公出轨的情况下,如果想离婚的话,首先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收集有关资料,到法院进行立案。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1.电子证据。对于老公与外遇对象来往的手机短信内容、电子邮件内容、聊天记录等,收集这类证据可以用。 2.文字证据。对于老公在外遇行为突然曝光事发初期,碍于情面、情急之下或表示悔改所写的“忏悔书”、“认错书”、“保证书”、“协议书”等形式的文字材料;或者是曾有嫖娼、非法同居等行为,警方介入处理的笔录材料;知情人或证明人就婚姻外遇或非法同居相关事件所写的书证材料。 3.视听证据。就老公外遇相关情况交涉的录音资料,这主要靠当事人自己采集。
保证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证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总而言之,保证书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依据保证书是否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当然,在实践中,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保证书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