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证据证明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那么不能算是交通肇事逃逸。根据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应是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是心存故意逃避责任的行为。因此,有证据证明不知道撞人而离开现场的,不算是交通肇事逃逸。
无证驾驶摩托车致人死亡的判刑标准为: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致人死亡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则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肇事司机逃逸,司机此时负全责。车主可能需要负民事责任,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与机动车所有人不是同一人时,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除非车主对于其交通事故具有过错的,需要承担与过错相应的赔偿。
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逃逸,因为在我国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肇事逃逸赔偿车损标准如下:1、因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财物损失;2、因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受伤需要治疗,后续的治疗费用以及其他医疗,按照其伤势预估后续治疗养费用以及其他非健保医疗费用等;3、医疗期间需产生的看护费,按照强制险看护费一般只能申请一天,按照1200元的标准,最高的上限是30天,超过的部分则可以要求用任意保险进行赔偿。交通肇事逃逸情形有哪些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法律分析:如果达成协议了,还会判刑。私了是在民事纠纷角度的处理办法,而肇事逃逸已经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私了是可以作为减轻处罚的依据的。如果被警察公诉,会被判刑。交通肇事罪的内容其中一条是构成一人或一人以上重伤的才会被判刑。
肇事逃逸后可以私了后还会受处罚。逃逸如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想起诉的,当事人写好起诉状后到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即可,起诉时要把已经搜集到的证据一并提交给法院;而且要垫付起诉费用,等法院判决后再由败诉方承担。交通事故起诉需要哪些材料1、民事起诉状及副本一份;2、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3、如果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还要出具住院治疗的医疗收款凭证和病历诊断证明,以及财产损失的证据材料;4、原告身份证件。
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标准: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客观上有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有逃逸行为的,一般处罚会更重。
肇事逃逸的处罚,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