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结算方法的五种模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 2、能源费用托管型。 3、节能量保证型。 4、融资租赁型。 5、混合型。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合同能源管理的流程如下: 1、与用能单位接触: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进行初步接触,了解用能单位的经营现状和用能系统运行情况; 2、节能诊断:针对用户的具体情况,对各种耗能设备和环节进行能耗评价,测定企业当前能耗水平,通过对能耗水平的测定; 3、改造方案设计:在节能诊断的基础上,由公司向用户提供节能改造方案的设计; 4、谈判与签署:在节能诊断和改造方案设计的基础上,ESC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城乡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部队、团体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蒸汽、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薪柴等。本条例所称节约能源,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
能耗双控主要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一项重要措施,既能节约能源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