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作品。 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 著作权的特点: (一)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二)专有性;
1、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 2、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委托开发或者合作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的分配办法,由当事人约定。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但委托开发的研究开发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开发
一、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 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作者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及摄影作品,保护期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二、
包括下列条款: 1、作品的名称。 2、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和期间。转让其部分还是全部权利,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转让后使用的地域范围、使用的时间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以避免发生纠纷。 3、转让价金。转让价金是转让人因转让权利而应获得的报酬,也是受让人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4、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交付转让价金是受让人应承担的主要义务。交付转让价金在什么时间交付
有下列作用: 1.著作权登记能够保护文字创作者的利益。 2.著作权登记能够保护音乐爱好者的创作权益。 3.著作权登记能够保护影视爱好者的创作权益。 4.著作权登记能够保护美术爱好者的创作权益。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2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
有下列途径: 1.原始取得。所谓原始取得是指权利的取得不是以他人已存权利为取得基础,而是初始性地取得权利的情形。 2.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取得著作权。 3.依委托合同取得著作权。 4.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以将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受让人也是著作权的主体。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19条,著作权属于公民的,
著作权转让需要的手续: 一、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材料; 二、登记机构核查接收材料; 三、通知缴费; 四、申请人缴纳登记费用; 五、登记机构受理申请; 六、审查; 七、制作发放登记证书; 八、公告。
新闻报道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著作权登记查询流程: 第一步,首先需要打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 第二步,点击著作权公告,跳转下一个页面。 第三步,输入名称或者登记号(证书上面有)、著作权人,其中任意一项即可查询。凡是国家版权保护中心的著作权登记成功后都会在这里公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