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主体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客体是作品。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五十一条,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强制著作权登记许可的概念是在著作权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与使用者达成使用作品协议情况下,使用者经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并获授权而使用该作品。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有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方式: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 2、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 处理原则: 1、一般过错原则。 2、过错推定原则。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年检软件著作权不需要登记,但是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可以进行登记。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著作权是自动取得,而不需履行其他手续。但是基于从方便权利人受到侵权时好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国家又建立了作品著作权登记制度,鼓励权利人对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律依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
美术著作权保护年限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性质和著作权主体的不同,美术著作保护年限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
著作权人又称“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因职务创作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归作者享有。 所谓职务作品,是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但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法
音乐作品著作权登记表要填写的内容: 一、作品的名称; 二、作品的类别; 三、著作权人; 四、作品姓名或名称; 五、作品创作的性质; 六、创作完成日期; 七、完成地点; 八、发表状态; 九、权利状况说明; 十、申请人信息; 十一、代理人信息; 十二、申请人。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二十条 作者的署名权
发生著作权纠纷的处置: 1、调解,调解,是纠纷当事人按照自愿的原则,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 2、仲裁; 3、诉讼。 【法律依据】 根据《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书面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著作权的取得制度有: 1、自动取得制度。 2、注册取得制度。 3、其他取得制度。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