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权不是表演者的权,表演权,即公演权、上演权。 指著作权人自己或者授权他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特点在于必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九项规定,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的权利如下: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没有署名权,署名权属于著作权的人身权,即表明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而表演者权属于邻接权。依据《著作权法》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2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等权利。
依法成立的转让权利义务的合同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的。此处需要注意不得转让的情形,如涉及具有特定人身份的权利义务,比如演出合同,某特定演员便不能将其演出的义务转让给他人;某具有抚恤金请求权的人,便不能将其权利转让。除此之外,一般民商事合同中,只要不违反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转让是允许进行的。
表演权与表演者权区别是: 1.法律性质不同。表演权属于著作权,表演者权属于邻接权。 2.保护客体不同。表演权的保护客体为作品,表演者权的保护客体为表演。 3.权利主体不同。表演者的权利主体为作者,表演者权的权利主体为表演者。 4.权利内容不同。表演者的权利内容为财产权,表演者权的权利内容既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