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婚报警,警察会立案,配偶发现另一方有重婚行为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可以由受害者自行收集证据后,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标准的应予以立案。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警察办案的具体流程包括:受理、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重婚罪报警警察会受理。 重婚罪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具备下列资格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警察: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坚定可靠。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热爱公安工作,志愿献身公安事业。 4、五官端正,身体条件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体检标准,特殊岗位可适当放宽。 5、符合所公布职位要求的生源地条件。 6、报考学历要求大专或本科同等学历,因地区差异,要求有差别。
如下情形下警察可以查看居民身份证: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查明身份等情形。且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需要检验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一般不可以拒绝查询身份信息。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不会出现警察破不了的诈骗案,当事人遭受诈骗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会依法立案调查,并尽可能追回被骗赃款。但由于案件复杂程度、取证难度等原因,办案需要一定时间,当事人应及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假扮警察诈骗怎么判,存在以下情形: 1、单纯假扮警察人员的不构成犯罪,但是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2、但是假扮警察人员招摇撞骗的,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按照《刑法》规定进行判刑; 3、假扮警察人员抢劫的,构成抢劫罪,按照《刑法》规定判刑。 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量刑标准: 1、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打架警察管。 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因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导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可以寻求当地公安部门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等寻求保护。有关部门也将对泄露信息者进行核实并追究相关责任。举报人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不只是检察机关应当为举报人保守秘密,举报人本身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 举报人的权利与义务如下: 1、举报人必须客观真实,尽可能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详细情况,犯罪事实的具体细节及相关证据材料。 2、举报必须实事求是,严禁利用举报诬陷他人。 3、对提供重要线索,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并为国家、集体避免或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举报人酌情予以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 举报人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举证方在向法庭提出证据材料时,应向法庭说明该证据材料的来源、种类及欲证明之事实。 2、证据材料为物证的,一般应提供原物。对于不宜直接提取的物证,或者易损坏、消失、变质、易燃、易爆物品等,可以提供该物证的照片、录像,或对该物证的检查笔录等。 3、证据材料为书证的,应当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件、影印件、副本、节录本等。 4、证据材料为检查笔录及鉴定结论的,应当提供原件。 5、证据材料为视听资料的,应当提交未被剪辑、加工过的原始资料。 6、证据材料为证人证言的,若该证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关键作用,则作出该证言的证人为关键证人。关键证人应当到庭作证。
堵锁眼警察可以对行为人进行拘留和罚款处理,堵锁眼属于故意破坏公私财物,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恶意堵他人锁眼属于治安案件,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对于报案,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公安机关受理报警的范围主要有: 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并说明理由。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相关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