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不认罪认罚,在量刑上不会有从轻减轻的情节。在刑法的酌定从轻情节里就有一项是认罪认罚,如果你承认犯罪,态度较好愿意接受法律制裁的话,在量刑的时候可以给予你从轻考虑。如果拒不认罪,在量刑的时候就不会考虑从轻处理。但是现在社会上却流传这样的说法,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换说的是如果你认罪认罚了反而得被判刑,如果你不认罪,法律也不能拿你怎么办,反而可以释放回家。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认罪”实质上就是“认事”,即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这里的犯罪事实应指主要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的个别细节有异议或者对行为性质辩解不影响“认罪”的认定。“认罪”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自首、坦白,也可以是当庭认罪等其他表现形式。“认罚”是指愿意接受处罚。包括接受刑罚处罚、主动退赃退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同被害人和解、预交罚金等。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同意量刑建议但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只是在“从宽”幅度上,不享受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额外量刑减让。
没签认罪认罚不会重判,因为犯罪嫌疑人在一些情形下是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检察院可以根据其表现提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并且在案情轻微的情况下,使用简易程序或是速审程序。如果不签认罪认罚书可能会影响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罚的裁量。 但是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等情况,不需要签认罪认罚书。
保证侦查阶段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明确调查取证与认罪认罚的关系,把侦查着力点放在调查取证上;规范认罪协商行为,坚持依法讯问、依法从宽、信守承诺,并划清正当的引诱欺骗谋略与非法引诱欺骗的界限。
签了认罪认罚书后,案件移送法院的时间取决于具体的案件情况和程序规定。一般来说,在签署认罪认罚书后,案件会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案件符合起诉条件,就会将案件移送法院审理。
取保侯签了认罪认罚书多久判刑,需要要根据人民法院适用的诉讼程序来进行确定的,一般案件,从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起三个月内宣判。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的规定中,法院审理公诉案件,需要在受理后的二个月内宣判,宣判的期限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