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形经过申请可以延长。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伤害明显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受害之日起算;伤痕在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够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过了诉讼时效,原告失去胜诉权,但仍可以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借条的有效期是3年,从借条约定的借款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最长不超过20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物业费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物业服务合同系持续性合同,物业公司要求业主给付物业服务费用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最后一期物业服务费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物业费诉讼一定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否则对方可以进行诉讼时效抗辩。
请求抚养费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一般的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但请求支付抚养费,与人身性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请求支付抚养费是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行使的权利,不适用我国法律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子女向人民法院请求父母一方支付抚养费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诉讼时效可以通过当事人一定的主张权利行为得以中断,中断后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应当适用于民事诉讼,刑事案件应当是追诉时效,过了追诉时效是依法不追诉,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金融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金融借款合同作为一种常见的合同,其诉讼时效受到《民法典》的规制。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是指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对方当事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主张抗辩事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