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 《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
刑法中规定了侮辱罪与诽谤罪,侮辱罪是指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侮辱的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而民法典中规定了名誉侵权行为,行为人如果公开实施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可以构成名誉侵权,民法典中规定的名誉侵权与刑法中的侮辱诽谤罪之间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上的不同,要看行为人所造成后果的方式、内容、严重程度,对被害人的影响等,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立案标准。刑法规定诽谤侮辱罪,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