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母异父财产继承的法律程序: 1、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3、都没有的,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办理。 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属于法定继承中的第二顺位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婚后继承的遗产一般算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但是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明确表示遗产只给一方继承的,那么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宅基地的继承只能继承共有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即宅基地上的房屋,不能继承宅基地本身。
夫妻共同财产一个人立遗嘱一般没有效,因为有效的遗嘱必须处分的是属于遗嘱人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处分他人财产的,对于该部分遗嘱无效。夫妻共同财产设立遗嘱必须要在夫妻双方共同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
叔叔无子女的情况下,侄子一般不可以继承遗产,该叔叔的父母、配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其叔叔的兄弟姐妹可以继承其遗产。其侄子只有在符合代位继承条件时可以继承。
财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父母、子女。其中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亲去世遗产由父亲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也可由父亲所立遗嘱里的继承人继承。父亲死后,如果母亲尚在,先将父母的财产进行析产,然后再将属于父亲的财产用作遗产继承。父亲在第一顺序的遗产继承人应有他的父母、配偶及儿女,如果其死前留有遗嘱的,则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继承人之间可协商分配,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1、法定继承的房产不一定属于个人财产。如果该房产是在婚姻存续期间继承的,并且被继承人没有特别说明的话,那么该继承房产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支配。
法律对财产的继承作出了如下的规定:1、继承的财产一般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例如,合法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财产性权利、股权等;2、继承财产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若存在遗嘱的,按照遗嘱办理,若存在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3、其他规定。
遗产和继承区别:(一)性质不同。继承是指财产所有权从被继承人转移给继承人,权利主体发生变更;而分家析产是财产所有权的进一步明确,即进一步明确家庭共有财产的各共有人具体对哪一部分共有财产享有独立有所有权,不发生整个财产所有权主体变更的问题。(二)财产基础不同。继承的财产基础是被继承人遗留的生前个人财产,即可用于继承的是被继承人遗留的生前个人财产,而分家析产的财产基础是家庭共有财产,即供分家析产之用的财产是全部家庭共有财产,家庭成员对此享有共同的所有权, 至于家庭成员个人所有的财产则不属于分家析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