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起民事诉讼是要去法院起诉的,但并不是哪里的法院都可以起诉的,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起诉的流程是: 一、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三、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 四、当事人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五、法院开庭审理。
在处理普通民事争议时,若您对仲裁裁决心存异议,您是无法直接向法院提出起诉的,然而,倘若该仲裁裁决存在可撤销的情形,您便有机会通过先行申请撤销裁决,然后再行起诉的方式进行维权。至于处理劳动争议方面,劳动者若是对劳动仲裁裁决持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个自然日后至法院进行申诉。当然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即使是面对终局裁决,他们同样需要首先申请撤销裁决,而后再行展开起诉活动。
当事人因为信用卡欠款被起诉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欠款纠纷,则不会构成犯罪,不会被定罪量刑,只会被判决尽快还款,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但是如果欠款人是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则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起诉,必须交纳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法院是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费用纳办法》的规定收取。 收取的标准,是根据起诉的数额,也就是债权的数额的多少收取诉讼费用。 比如起诉10万元,就应当交纳诉讼费用2300元。 如果法院按照简易程序审理,会减半收取诉讼费用,只收取1150元。
1.银行的持续催款 当出现借款人逾期还款的情况,银行信用卡客服中心首先会多次进行电话通知;如果还是未交款,银行会委托第三方进行催收,通常是连续的电话、短信,甚至回上门催收;经多次催缴未还款,那么银行就会向法院进行起诉。 2.被银行起诉,无法办贷 持卡人将被加入信用黑名单无法办理贷款,法院会进行催收,收到法院传票后,经调查和劝导督促还款,但是持卡人拒绝还款的话,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随后,法院会将持卡人的资产变现用以偿还卡债,并冻结相关财产。 3.恶意拖欠,面临坐牢、罚款 信用卡逾期三个月就可以被视为恶意透支处罚金,但是如果提前与银行沟通好,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和还款计划,一般不会面临刑事责任。
会被冻结。 诉讼没有保全的情况下,判决生效申请执行后会被冻结银行账号。 这个时间一般需要六个月左右。 如果债权人在诉讼前申请人民法院财产保全,或者在诉讼中申请人民法院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会在受理保全申请后四十八小时内对欠款人的账号冻结。
诈骗罪需要向公安机关报案。 诈骗案件属于刑事案件而且是公诉案件,由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侦查,再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不需要当事人自行起诉。 如果是合同民事纠纷,还未上升到合同诈骗罪,可以依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追究对方民事责任。
1、确定诉讼管辖的法院 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主要是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确定,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可能会对诉讼纠纷可能管辖的法院作出选择,双方经过协商约定好管辖的法院。 2、书写起诉状,整理好相关的诉讼材料 到法院起诉,需要有起诉状,原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有诉讼代理人的,还需要代理人的身份信息,现有证据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应让律师审查是否会影响诉讼结果。 3、法庭辩论质证 立案介绍后法院发送传票,确定开庭时间,也会对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交换,对于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等各方面在法庭进行辩论,有新证据的,也可提交。 4、判决生效阶段 法庭辩论之后,法院经过调查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经过,作出合法合理的判决,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法院进行判决。
一方当事人不服合同仲裁是不能起诉的。根据仲裁制度中的“一裁终局制”,仲裁做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或者提起上诉,也不能要求再次仲裁。 法律规定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