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关于犯两个罪名的犯罪分子能不能适用缓刑,依据实际的情况而定,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依法判处缓刑。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触犯刑法上的危险驾驶罪,应处拘役,并处罚金。缓刑是一种刑罚制度,对于悔罪表现好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由于酒驾会被判处拘役,因而符合缓刑的罪行条件。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而且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适用缓刑。但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根据法律规定,首先,少年犯适用缓刑的主观条件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有认罪悔罪表现; 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主观恶性较小。有认罪悔罪表现是指少年犯犯罪后自首、主动坦白、如实交待罪行,认识到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具有痛改前非的决心。 对少年犯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是指一旦对少年犯确定缓刑后,考验期内的监护条件和社会管理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