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不构成脱逃罪。我国现行的法律、条例规定中,没有对行政拘留人员逃跑了,怎么处罚的规定。 但从法理上说,行为人逃跑,应该视为时效的中断,不适用《治安处罚法》22条6个月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法》第316条规定,脱逃罪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逃脱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区别是:主体不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体是执法治安人员,而逃脱罪的犯罪主体的在押犯人。但是二者的行为过程都是有助于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的制裁和监管。 【法律依据】 《刑法》第316条规定,脱逃罪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逃脱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暴动越狱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组织越狱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316条第1款,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317条,组织越狱的首要分
逃脱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能构成共犯。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