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处罚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度残疾或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般销售假药罪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销售假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为故意。
销售保健品可能会构成销售假药罪。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合的;例如:中药中擅自加入西药成分;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例如:用淀粉作的片剂冒充治疗感冒的药品,用兽用药冒充人用药。 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于假药和劣药国家规定有明确的范围和处罚措施。
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是不一样的。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
一般情况下,构成销售假药罪的,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符合以下标准销售假药罪才立案: 1、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销售假药或以销售假药为目的,合成、精制、提取、储存、加工炮制药品原料的行为,应予立案; 2、如果是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致人损害或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立案。
销售假药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并具有营利的目的; 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4、客观要件即不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销售假药罪构成既遂的判刑规则: 1、犯销售假药罪构成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致使他人身体健康严重损害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致使他人死亡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条件: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应立案追诉,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并未致人损害或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