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法律设定。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另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限制人身自由不一定构成犯罪,只有构成非法拘禁才会被刑罚处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正是施行。该法从法律的层面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了防止,为切实保护家庭成员中的弱势人群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实际上,在《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之前,我国《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对家庭暴力问题都有零散的规定和保护,最为严厉的莫过于刑事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一般不构成犯罪,只有转变成非法拘禁才会构成犯罪。
限制人身自由一般不构成犯罪,只有转变成非法拘禁才会构成犯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十六条规定,除法律、法规、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其它政府部门无权决定行政拘留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由上述的介绍可以知道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公安机关在行使这一权力,对违反行政法律得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时,是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依据的,并且要依法按照与遵守其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的。
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对于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处罚会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同,处罚也会不同。所以限制人身自由涉及到非法拘禁他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是因为限制人身自由造成他人死亡的还会判处更重的刑事处罚。
家暴的概念: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其身体、精神造成侵害的行为。受害人遭遇家庭暴力是可以申请保护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