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我国刑法规定受贿罪主体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还包括以下类别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在行使国家公务过程中收受他人财物而可能影响职权行使,数额达到或超过法律规定标准的均可构成受贿罪。
中国对非法示威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一次性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0.67公顷(10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2公顷(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3.33公顷(50亩)以上的; 十二个月内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累计达到上述标准的等。
非法建筑物虽然其存在可能违法,但在被拆除之前,其权利人仍然享有相邻权,并应依法行使。
在非法单位工伤,用人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标准为: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两个档次: 情节严重:对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而向其出售或提供、非法获取并出售或提供可能影响人身或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等情形。 情节特别严重:对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通常涉及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巨大,或者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等情况。 这一判刑标准主要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该条规定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包括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请注意,具体的判刑结果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犯罪主体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同时,如果单位犯此罪,还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因此,在实际案件中,判刑结果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非法辞退是指用人单位以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方式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或其终止过程(即解除程序)存在违规行为。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最新处罚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是指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的行为。
符合下列条件才会构成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 1、非法征用土地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对国有土地的正常管理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即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的行为。
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 主体要件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是由故意构成; 客体要件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客观要件即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