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谈恋爱诈骗钱财可以报警。假借恋爱之名实为诈骗,只要达到法定金额3000元,就可以以诈骗罪论罪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一 、退休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养老金;二 、遗属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遗属抚恤金;三 、冒用他人档案材料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参保退休骗取养老金;四 、退休人员被判刑、失踪,直系亲属不按规定期限报备,冒领养老金;五 、伪造死亡证明、虚构死亡时间,骗取养老金及丧葬费;六 、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参保资料办理参保补费手续骗取养老金;七 、其他通过欺诈、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养老金的行为。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在普通的经济交易类诈骗案中,这种客观目的体现为获取经济对价,在单纯的捐助、补助诈骗案中,客观目的在于救济他人。在由这两类情形相混合的案件中,则应贯彻经济价值衡量优先的方法,依照两类情形的组成比例加以具体分析。但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还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医保基金的医保服务机构,将由人社部门责令退还被骗取的医保基金,处2万元以下罚款,并由社保经办机构按照服务协议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由社保经办机构按照服务协议予以处理,取消社会保险服务资格,解除服务协议。对骗取医保基金的个人,将由人力社保部门责令退还被骗取的医保基金,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有关部门可以将其行为计入社会信用信息相关系统;涉嫌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骗取社保的犯罪行为将以诈骗罪论处。刑法解释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骗取他人担保是否构成诈骗要看是否构成诈骗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担保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要看债务人的行为是否被认定为诈骗。如果构成诈骗罪,则担保人不用承担责任,否则,担保人应当承担责任。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编造引进资金的; 2、编造引进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3、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4、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5、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6、使用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7、先借贷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的; 8、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惩罚: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5倍罚金;2、骗取出口退税的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3、骗取出口退税的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
骗取贷款30万,如果构成贷款诈骗罪,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外,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1、若非法获取医疗保障基金达三千元人民币或以上者,该行为将被视为诈骗罪。 此类对医疗保障基金进行欺诈的违法行为,在法律中明确以诈骗罪定责。 2、根据我国刑法解释显示,任何通过欺骗、制造虚假证据或其他手段获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金或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形,皆被视为刑法中所界定的诈骗公私财产的行为。 但见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则需适用相关法条进行规定。 就个人骗保而言,可依据保险诈骗罪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置判断,相应的量刑措施如下所示:实施保险诈骗行为,涉案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承担判处一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的罚金责任;而涉案金额超过“数额巨大”或者因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以及需承担相应的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的罚金责任。 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则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要求当事人全额退还其非法所得的社会保险金,并处以所得金额两倍至五倍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