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上,因欺诈手段和非法目的构成骗取贷款罪,应当据此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合同法上,其行为构成单方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此时,若出借人不主张撤销借贷合同,则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法定刑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客体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客观方面是给银行或其他
要判断是骗取贷款罪还是贷款诈骗罪主要是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的,只能认定为骗取贷款罪。 可以根据下列标准判断: 1、目的和用途。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也确实用于生产经营,应定骗取贷款罪; 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应定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如下: (1)骗取贷款的目的和用途不同。 (2)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不同。 (3)骗贷行为造成的后果不同。 (4)案发后的归还能力不同。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不同: 1、主观要件不同。 2、两罪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不同。 3、两罪的法定刑不同。 骗取贷款罪的法定刑是根据《刑法修正案(六)》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银行或者其他
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
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主要有犯罪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同、认定的法律依据不同等。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