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离职之后工资最迟多久发

劳动工伤 2023-01-17 06:30

离职后工资最晚不会超过一个月发放。
一般不是马上就会发,需要给予一定的期限。通常都是在办理完工作交接之后进行发放。根据相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如果,离职后工资久久不发怎么处理?
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如下: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
二、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四、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起诉。
选择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一、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登记表原件1份;
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原件2份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三、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新一代身份证请复印双面);
四、被申请人注册登记资料复印件1份(打印之日起一个月内有效);
五、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如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记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处罚凭证、社保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 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
以上就是关于离职后工资最迟多久发放的相关问题了,最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你清楚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