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评价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对相关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检索,并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作出的文件。 《专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
域名备案许可证号和备案号的区别: 1、ICP经营许可证与ICP备案的区别体现在:所有网站都要有ICP备案,但是只有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网站才需要申请ICP许可证。 2、ICP经营许可证与ICP备案的联系体现在:网站只有做了ICP备案才可以去申请ICP许可证。 3、ICP经营许可证申请条件更加严苛:ICP备案只需满足以公司名义申请,提供服务器的单位须有IDC或ISP证且要在当地通
商标权的宣告无效是指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的制度。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四十六条,法定期限届满,当事人对商标局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共有三十条,前十二条是实质性条款,后十八条是行政条款,适用于最广泛的工业产权。其保护对象有:专利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少数国家的小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产地标志或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专利独立原则这是指公约的一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在数个成 员国或非成员国取得的专利权,虽是同一发明,但是相互独立,受各自国家的法律保护并加以
驰名商标是指经过有权机关(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 为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工作,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当事人请求和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负责在商标注册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四条,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专利申请的原则包括: 1、形式法定原则。 2、单一性原则。 3、先申请原则。 4、优先权原则。 《专利法》第三十条,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商标的归属是享有商标权利的个人或者单位。商标的归属权就是指商标的权利人,商标权利人一般就是商标申请人或者商标被授权使用人。 《商标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
专利法上的专利种类: 1、发明专利。 2、实用新型专利。 3、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已经申请的专利被盗用,专利被侵权时应该以专利侵权为由到法院起诉,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根据现行《专利法》,专利侵权行为的具体形态可分为: (一)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经权利人许可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包
发明专利申请费用标准: 1、发明专利申请费900印刷费50; 2、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每年300; 3、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2500; 4、发明专利复审费1000; 5、发明人的变更200;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委托关系的变更50; 6、优先权要求费每项80; 7、恢复权利请求费1000; 8、撤销请求费:发明专利权30; 9、无效宣告请求费:发
网络侵权责任是指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据《侵权责任法》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