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吗
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
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并列举指出遗产的范围;在我国能够成为遗产的前提是该财产应是被继承人死亡前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根据这一相关规定,公民由于身体受到伤害而死亡所获得的赔偿金,是义务人对受害人近亲属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是死者死亡之后才产生的,具有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金的性质,不属于遗产的范围,故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
二、非婚同居一方死亡,另一方是否有权分配死亡赔偿金
虽然死亡赔偿金不是死者的遗产,但是根据我国的民法原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立法精神和死亡人承担的社会、家庭的责任,可以比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分配。由于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并无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范围原则上以受害人死亡时,与受害人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以及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为限。这里所称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及子女,也就是说,配偶作为赔偿权利人对该死亡赔偿金享有请求权。
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缺乏必需的法律要件的“夫妻”关系是不被法律认可的,同居关系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故当一方死亡时,另一方以配偶身份申请死亡赔偿请求权是无法律依据的;另外,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生前与另一方同居时取得的共同财产,故另一方也无权依据《民法典》以继承二人共同财产的名义取得该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2025-05-10 15:10
2025-05-10 14:38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是否在1994年2月1日前已形成事实婚姻将直接影响处理方式:
若在1994年2月1日前符合事实婚姻条件:需先补办结婚证再通过诉讼离婚,或直接起诉解除事实婚姻。
若在1994年2月1日后未登记结婚:属于同居关系,无需办理离婚手续,但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需协商或诉讼解决。
2025-05-10 14:18
一、起诉前必备材料清单
基础身份材料
原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正反面)
结婚证原件(或婚姻关系证明)
户口簿(证明夫妻关系)
服刑证明文件
监狱管理局出具的《在押人员信息确认函》
刑事判决书复印件(需加盖法院公章)
服刑通知书(注明监狱地址和刑期)
感情破裂证据
分居证明(居委会或物业出具)
往来信件/通话记录(证明感情状况)
狱方出具的改造表现评估(可选)
2025-05-10 14:09
一、起诉前的核心准备
证据收集(决定胜诉关键)
感情破裂证据:
✓ 分居满2年的租房合同/社区证明
✓ 出轨的聊天记录(需保留原始载体)
✓ 家暴的报警记录+伤情鉴定(派出所调取)
✓ 吸毒/赌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05-10 13:55
哺乳期妇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但男方在哺乳期内原则上不得提出离婚(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除非存在法定例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