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
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根据我国现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的确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25-04-23 15:47
若不知道被告姓名但需要起诉,需通过其他身份线索(如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锁定被告身份,否则法院可能以“被告不明确”为由不予受理。 实务中可通过合同、报案记录、场所登记等渠道获取身份信息,或向法院申请依职权调查,但需满足最低身份识别要求。
2025-04-23 15:44
侵犯他人隐私权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具体量刑分为两档: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将根据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信息的数量、类型、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刑罚。
2025-02-25 16:12
2024-12-30 14:53
消协不能直接强制商家退款,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退款问题。如果商家拒绝退款,消协可以上报给工商局,由工商局对商家进行处罚,包括强制商家退款、赔偿等。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退款并赔偿损失。
2024-12-30 14:00
被人打一巴掌没有受伤,通常无法主张索求赔偿。原因在于,未能产生实质性的身体伤害,不满足侵权责任的基本要素。但请注意,若暴力行为引发了精神方面的损失,或对个人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有权请求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并且进行真诚的悔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