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遗嘱并不一定要求是书面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自书遗嘱应当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但这只是遗嘱的一种形式。除了自书遗嘱外,遗嘱还可以采用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等多种形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都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如代书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则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
此外,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遗嘱,都必须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即遗嘱必须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2025-05-17 10:27
2025-05-17 10:17
2025-05-17 10:11
一、结论
婚前购买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分情形判断:
全款购买:若婚前全款购房且登记在己方名下,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
贷款购买:婚前支付首付、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离婚时房屋归登记方,但需补偿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
登记在双方名下:无论出资情况,一般视为共同财产,离婚时按约定或贡献比例分割。
二、核心情形与处理规则
1. 婚前全款购房
登记在己方名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3条,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
登记在对方或双方名下:可能视为赠与或共同财产,需结合购房意图、出资证明综合判断。
示例:
男方婚前全款购房并登记在女方名下,若无法证明赠与意图,法院可能认定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2. 婚前贷款购房
婚后共同还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78条,房屋归登记方,但需补偿对方共同还贷及对应增值部分。
补偿计算:补偿金额=共同还贷本金+利息+(房屋增值率×共同还贷金额)。
示例:
婚前购房总价100万元,首付30万元,婚后共同还贷20万元(本金+利息),离婚时房屋增值至150万元。补偿金额=2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2=15万元。
3. 登记在双方名下
视为共同财产:即使婚前由一方出资,登记在双方名下通常推定为共同财产,离婚时按出资比例或协商分割。
例外情形:若能证明登记行为仅为形式(如限购政策原因),可主张按实际出资分割。
2025-05-17 10:09
一、结论
夫妻不离婚时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分割房产。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可协商或通过法院判决分割;若为一方个人财产(如婚前全款购买且登记在己方名下),则通常不参与分割。具体需结合房产性质、资金来源及法定情形综合判断。
二、核心规则与操作方式
1. 协议分割(优先适用)
协商一致:双方需就房产归属(归一方或按比例共有)、补偿款金额、使用权分配等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法律效力:协议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5条关于婚内财产约定的要求(自愿、合法),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示例:夫妻约定将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归女方所有,男方获得折价款50万元,该协议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2. 诉讼分割(协商失败时适用)
适用情形:根据《民法典》第1066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起诉分割:
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房产等行为;
一方伪造债务企图侵占房产;
一方患重大疾病需救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合理费用。
法院考量因素:
房产性质(是否共同财产);
购房资金来源(双方贡献比例);
实际居住需求(如抚养子女一方优先获得居住权);
是否存在过错(如婚内出轨导致财产损失)。
示例:男方婚内擅自抵押共有房产借款赌博,女方起诉要求分割房产,法院判决房产归女方所有,女方补偿男方部分折价款。
2025-05-17 09:56
在中国,夫妻分居满一年后起诉离婚的,法院通常会判决离婚,但具体判决结果需结合案件细节(如分居原因、财产争议、子女抚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