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法院可以传唤被执行人吗

其他 2025-03-25 17:07 标签: 传唤 被执行人
法院有权传唤被执行人,且传唤是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常规手段。若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采取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一、传唤的适用场景及程序(一)法院传唤被执行人的常见情形

财产调查

要求被执行人当面说明财产去向(如转移、隐匿财产等),并提供财产清单、银行流水等证据。

履行方案协商

在和解执行、分期履行等场景中,法院需当面听取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说明。

妨碍执行调查

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虚假报告、逃避执行行为,法院需当面核实并固定证据。示例被执行人张三拖欠100万元债务,法院执行中发现其名下无财产,但申请人举报张三实际控制其配偶名下的房产。法院可传唤张三到庭,要求其说明配偶财产来源及与自身债务的关联性。若张三拒不到庭,法院可拘传其到案接受调查。(二)传唤程序要求

书面传票

法院需向被执行人送达《传票》,载明到庭时间、地点及事由(如“接受财产询问”)。

程序合法性

传唤需由执行法官或执行员签发,不得由其他人员私自传唤;若采取拘传,需经院长批准。二、被执行人拒绝传唤的后果情形法律后果法律依据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拘传(强制带至法庭)、罚款(个人10万元以下,单位5万~100万元)、拘留(15日以下)。《民事诉讼法》第116条虚假报告或隐匿财产除罚款、拘留外,可追究刑事责任(拒执罪,最高7年有期徒刑)。《刑法》第313条暴力抗拒传唤直接构成“妨害公务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277条典型案例李四因欠款被法院传唤,但其拒不到庭并隐匿行踪。法院通过技术手段定位其位置后,联合公安机关将其拘传。因李四虚假报告财产,法院对其司法拘留15日,并移送公安机关以“拒执罪”立案侦查。三、被执行人的应对建议

配合法院传唤

到庭如实说明财产状况,避免激化矛盾。若无法按时到庭,需提前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如重病、不可抗力)。

主动履行或提出方案

通过分期还款、提供担保等方式与申请人协商,争取和解执行。

异议权利

若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如超标的执行),可当场提出执行异议,但不得以此为由拒绝到庭。四、总结法院传唤被执行人是法律赋予的强制调查权,旨在查明财产线索、推进执行程序。被执行人若拒不配合,将面临从民事强制措施到刑事犯罪的递进式风险。对被执行人而言,积极配合是降低法律风险的最优选择;对申请人而言,及时申请法院传唤被执行人是查明财产、打破执行僵局的关键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韩守莹律师

韩守莹律师

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刑事辩护 经济纠纷 法律顾问 建筑工程 金融证券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