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离婚骗婚怎么处理

婚姻家庭 2025-04-19 17:32 标签: 离婚 骗婚

结论:离婚案件中若涉及骗婚,需先通过法律途径认定骗婚事实,再根据具体情况追回财物、分割财产,并可能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核心在于证明对方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的行为,而非仅凭离婚次数判断。

详细解答一、法律对“骗婚”的认定

构成要件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如伪造身份、财产、婚姻状况等骗取信任。

以婚姻为手段骗取财物:例如索要高额彩礼、购房款后短期内提出离婚且拒不返还。

主观故意:需证明对方结婚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而非建立真实婚姻关系。

离婚次数≠骗婚

多次离婚本身不构成骗婚,需结合具体行为综合判断。若多次结婚均以索财后离婚为目的,可能被认定为“骗婚”。

二、骗婚案件处理步骤

民事处理(离婚与财产返还)

起诉离婚:以《民法典》第1079条“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重点提交骗婚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虚假身份证明等)。

追回财物:若证明对方骗取彩礼、房产等,可要求全额返还(《民法典》第658条)。

财产分割倾斜:无过错方可主张多分财产(《民法典》第1087条),并申请赔偿

刑事追责(构成诈骗罪时)

立案标准:若骗婚涉及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通常3000元以上,各地标准不同)

量刑参考:

数额较大: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3万-10万以上):3-10年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50万以上):10年以上至无期徒刑。

三、关键证据清单

财物往来证据:银行流水、收条、彩礼清单、购房出资凭证等。

欺诈行为证据:伪造的身份证、学历证、财产证明,或承认骗婚的聊天记录、录音。

婚姻关系证据:结婚证、离婚协议、多次离婚记录(证明行为模式)。

证人证言:亲友、邻居对对方异常行为的证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邓杰文律师

邓杰文律师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

经济纠纷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