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的可靠性
第三方认证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如CFCA、天威诚信);
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指纹);
动态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多重验证方式。
签名人专有(仅签署人控制);
签署时识别签署人身份;
签名后对内容修改可被发现;
签名后对签名本身修改可被发现。
需符合《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可靠电子签名”条件:
常见可靠电子签名方式:
合同内容合法
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不得约定高利贷、非法垄断等条款)。
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签订过程需基于双方自愿,无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形。
合同形式合规
需以书面形式(数据电文)订立,且内容完整、可读、可存储。
二、手机签订合同的常见场景及效力第三方平台签约
这些平台通常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并通过区块链存证确保合同不可篡改,其签订的电子合同具有较高法律效力。
如支付宝、微信、钉钉、法大大、上上签等:
短信、邮件、微信聊天记录
单纯的短信、邮件或微信文字协议可能因缺乏可靠签名而效力不足;
若能结合其他证据(如付款记录、聊天记录中的明确合意)可能被法院采信,但证明难度较高。
需谨慎:
APP内置签约功能
若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电子签名技术(如需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则有效;
若仅通过勾选“同意协议”则可能因签名不可靠而效力存疑。
如贷款平台、租房平台、电商平台的电子合同:
三、如何确保手机合同的法律效力?选择正规平台
使用有资质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如CFCA认证的平台),确保签名技术可靠。
核对签署流程
签署时需完成身份验证(如身份证上传、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并确认签名后合同不可篡改。
保存合同副本
下载并保存电子合同的PDF或图片文件,同时保留平台上的电子存证记录。
补充书面证据
若涉及大额交易或重要合同,可同步签订纸质合同作为补充,或通过公证处进行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5-05-08 17:09
未交定金的合同一般有效,但需结合合同约定及履行情况综合判断。若合同未明确约定“以交付定金为生效条件”,则定金是否交付不影响合同效力;反之,若明确约定且未交付,合同可能不生效。
2025-05-08 17:05
卖地协议书仅有公章无签名一般可生效,但需确保:
① 盖章行为由有权人员实施;
② 无相反合同约定;
③ 对方无恶意或重大过失。若存在争议,主张合同有效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建议重大土地交易补充签字或完善授权手续以降低风险。
(注:具体案件需结合证据材料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出具法律意见。)
2025-05-08 11:03
没有证人签字的书面证词通常缺乏法律效力,尤其是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可能因形式要件缺失或无法质证而被排除。若需使用此类证词,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补救:
补充签字或书面确认;
通过公证、第三方见证强化效力;
结合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
在任何情况下,证人出庭接受质询是确保证词被采纳的关键。
2025-05-08 10:42
避免条款冲突
增补合同需明确与原合同的衔接关系,避免表述模糊导致解释争议。
例如:若原合同约定“不可变更条款”,则需先协商解除原条款限制。
程序合规性
公司内部审批:若一方为公司,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如董事会决议),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越权行为。
担保或抵押变更:若增补内容涉及担保物权(如抵押物范围扩大),需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民法典》第410条)。
法律风险防范
利率限制:若涉及借款合同增补,需确保利率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民法典》第680条)。
格式条款提示:若为格式合同,需对新增条款进行合理提示和说明(《民法典》第496条)。
争议解决条款
若增补协议约定与原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不同,需明确适用规则(如“以本补充协议为准”)。
2025-04-30 14:19
买车定金能否退还需分情况判断:
卖方违约(如无法交车、车辆质量问题):可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买方反悔:一般不可退,但有特殊约定(如无条件退款条款)或存在欺诈、不可抗力等情形时,可协商或依法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