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谁来承担
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失的,侵权人不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同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二、不可抗力如何进行认定
1、根据我国法律的上述规定, 作为一种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主观要件,即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知道事件要在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先知道发生的情况如何。如果能事先预料、预测、预报,并能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则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2)客观要件,即在现有条件下,当事人所具备的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如果从现实条件来看,当事人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事件的发生,则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在结果上,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合同的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以及延迟履行,或者是标的物部分或全部毁损。如果某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并不构成履行合同的障碍,就不能把它当成不可抗力看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025-04-23 15:47
若不知道被告姓名但需要起诉,需通过其他身份线索(如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锁定被告身份,否则法院可能以“被告不明确”为由不予受理。 实务中可通过合同、报案记录、场所登记等渠道获取身份信息,或向法院申请依职权调查,但需满足最低身份识别要求。
2025-04-23 15:44
侵犯他人隐私权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具体量刑分为两档: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将根据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信息的数量、类型、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刑罚。
2025-02-25 16:12
2024-12-30 14:53
消协不能直接强制商家退款,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退款问题。如果商家拒绝退款,消协可以上报给工商局,由工商局对商家进行处罚,包括强制商家退款、赔偿等。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退款并赔偿损失。
2024-12-30 14:00
被人打一巴掌没有受伤,通常无法主张索求赔偿。原因在于,未能产生实质性的身体伤害,不满足侵权责任的基本要素。但请注意,若暴力行为引发了精神方面的损失,或对个人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有权请求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并且进行真诚的悔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