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并不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理由。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 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 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 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24-08-02 10:39
讼时效不中断。
坐牢并不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理由。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
2024-09-11 13:49
是可以的,诉讼时效中断可多次进行,但最长不超过20年,因为20年属于法律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不能延长,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
最长诉讼时效20年中断后不会重新计算时效,诉讼时效适用中断、中止的制度。
中断一般会重新起算诉讼时效,如果是中止的话,之后导致时效中止的事由消失之后,诉讼时效还是会继续计算的。
虽然普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如果期间行为人不断的主张自己权利,存在中断或者中止的情况,那么实际的诉讼时效其实就远远不止三年了。
2024-12-26 09:27
诉讼时效中断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诉讼时效中断不能发生在时效外,只有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才有可能由于一方当事人主张权益,而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
设立诉讼时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更多的人能得到保护,若是在时效外还有中断的可能,这并不会保护任何人的权益。
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如下: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24-05-30 14:38
诉讼时效中断可以通过收集证据证明。通知,律师函,对方作出同意给付、分期给付的承诺,证人证言、电话录音、短信(后三方尽量有其他辅助证据)都可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
2022-08-12 10:48
还款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