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四要素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战时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主体是所有参加作战的军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2-09-13 11:17
战时谣言惑众罪需要的犯罪构成有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和战对军心,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自己编造虚假的情况,在部队中散布,煽动怯战、厌战或者恐怖情绪,蛊惑官兵,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军心涣散的行为。主体为所有参加作战的军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3-05-22 10:40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标准是: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2-08-12 16:20
战时拒绝服役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主体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2022-08-12 15:33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订货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或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仅限于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是负有军事订货义务的生产、销售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2-08-18 14:07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构成要件有:
1.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预备役人员。
2.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
4.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