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犯罪的认定:
(1)属于单独犯罪的聚众犯罪,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
(2)属于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像持械聚众叛乱罪、聚众劫狱罪就属于此类型的聚众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8-11 10:46
聚众斗殴罪的认定标准:1、满足“聚众”的条件,即双方都纠集三人以上(含三人)的行为;2、聚众斗殴罪的构成一般要求双方都有具有斗殴故意;3、只要一方有人持械,原则上都应按持械聚众斗殴处罚。聚众斗殴罪是基于流氓动机,在实施各种流氓活动时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斗殴罪可以聚众进行,也可以单独实施。
2024-08-22 10:47
组织、招引多人进行赌博,自己从中抽头渔利的行为认定构成聚众赌博。聚众赌博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8-12 16:24
“持械聚众斗殴”中的“器械”解释为:治安管制刀具以及枪支、棍棒等足以致人伤亡的工具。在审理聚众斗殴犯罪中一般理解为凶器,如匕首、刮刀等治安管制刀具和枪支、铁棍、木棒等足以致人伤亡的器械。
2022-08-08 10:28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
2022-08-08 15:00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