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用微信转发有效,合同用微信发送也是有效的,只要是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2-08-11 15:16
微信谣言转发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微信群转发谣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散播谣言不算犯罪,只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针对不同类型的谣言,就可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以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微信也是网上的一个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果传播自己未经核实的谣言、虚假信息,也是属于违法的。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的,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2-08-25 16:23
微信合同的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022-11-25 08:55
签合同用小名是有效的。但是需要证明合同上的小名是你的。只有签字盖章都是真实的,则合同照样成立并生效。签名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并不影响合同效力:某些场合下,有些人签字喜欢用英文名,但其签字照样有效呀~但是合同中的约定仅限于协议中双方明确写明的内容。所谓“乙方在背后乱写”,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在合同成立生效后乙方单方面加上去的,加上去的部分当然没有合同的效力。鉴定可以鉴别出合同上的字是否是一次性形成的。
2022-08-24 14:34
有效。
代替别人签合同,应当有授权委托书,否则代签合同就不能生效。
委托形式有口头委托和书面委托。
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口头委托他人代签合同,这种情况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合同的对方当事人认可,就没有问题。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不认可,就要涉及到如何证明委托权限的问题,因而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022-08-25 15:38
有效。一般而言,合同专用章、行政章都能作为合同章,至于财务专用章、各部门的公章的效力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仅仅证明诸如欠款金额这样的财务方面的问题,那么财务章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