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不仅指雇佣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情况下所支付的工资,更包括非劳动关系情况下雇主支付雇工的劳动力对价,其使用范围或者内涵外延要大于工资。在非劳动关系中,劳动报酬还指雇主支付雇工的劳动力对价,但工资无此涵义。
法律依据:
《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2024-06-12 10:46
2022-09-21 15:33
劳动合同书与就业协议书有以下区别:劳动合同书是毕业生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是在校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书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书主要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协议书主要适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
2022-08-17 08:35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有:
1、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集体合同是劳动者集体劳动的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
2024-08-29 10:12
仅涉及拖欠劳动报酬的纠纷,已不再是劳动争议,而属于债权纠纷的范畴,诉讼时效是三年。
该规定仅适用于劳动者持有工资欠条或者用人单位承认欠薪事实的情形,否则劳动者在起诉前仍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
2025-03-27 15:33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下列标准:
1、不得低于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2、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3、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以上三个标准,是三者相比取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