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的立案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该由报警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符合条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立案前期要进行审查,一般不会超过七天。地域不同也会有点小区别。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2024-09-09 10:25
具体情况需依据案件性质而定。
通常来说,任何案件都存在相应的追诉时限,过了这个期限后再进行报案的话,涉事犯罪嫌疑人将无法受到法律追究。
在公安机关立案过程中,关键两个因素包括确实存在犯罪事实以及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两大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此类案件应由报警地点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受理和管辖,若经审查确认符合上述条件,则相关公安机关将予以正式立案处理。
其中,立案前期的审查环节较长,通常不应超过七个自然日。
2022-09-29 09:12
派出所立案后不存在失效问题,只存在追诉时效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而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022-11-22 08:36
在专利的有效期内(发明20年、实用新型/外观10年),如果没有及时缴纳下个年度的年费,超期1个月内不收取滞纳金,超期1个月不到2个月收取5%滞纳金,超期2个月不到3个月收取10%滞纳金……依次递增,直到6个月。如果6个月内依然没有缴纳年费及滞纳金,国知局就会发出《权利终止通知书》,届时还有2个月的恢复期,如果再错过这个窗口期就再也没法恢复了。如果专利权期限到期,发明20年、实用新型/外观10年到期,那这些就成了公知技术,不用再缴纳任何费用。
2022-08-10 10:24
欠条的法律诉讼时效只有三年。如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自债权人主张债权之日起计算,时效为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8-05 16:06
工程款欠条一般不会失效。只要欠款人一直未按欠条规定履行还款义务的,欠条就一直有效;但向法院请求偿还欠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债权人知道欠款人及欠款人明确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