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什么残疾,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其他残疾法律上没有规定,但可以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是否判处死刑,要看手段、情节、杀人原因、受害人有无过错等综合分析。
《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2-08-12 17:04
残疾人杀人犯法。如果是故意杀人的,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2-09-08 16:55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12 11:28
包庇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属于包庇罪中情节严重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包庇行为。
2024-12-31 11:26
精神病杀人的判刑标准: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造成的伤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不予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处罚。根据刑法,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16 11:47
1、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
2、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