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被起诉还款的比例没有具体规定。
只是一般担保还是连带担保,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
一般担保只有在主债务人无法承担债务时才承担责任,连带担保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债权人可要求连带担保人承担全部的责任。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七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2022-09-05 13:53
担保人履行债务之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向法院起诉债务人。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无论担保人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在履行债务后,都有权利向债务人追偿。可以向法院起诉债务人。
2022-08-25 14:47
一般担保未约定担保期限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连带担保未约定那个担保期限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满之日开始计算。
2022-08-05 15:39
担保人还款后,可在诉讼时效有效期内,即三年内起诉债务人。担保人根据担保合同的约定,对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向债务人进行追偿,担保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担保人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行使追偿权。否则担保人丧失胜诉权,即使可以起诉债务人,也不能实现自己的债权。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2022-08-24 15:06
如果到期借款人不能归还贷款,作为担保人就要承担还款的连带责任,如果到期不能偿还贷款只能由担保人偿还,再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益。
2023-02-17 14:09
担保人还款后,可在诉讼时效有效期内,即三年内起诉债务人。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起诉法院判决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债务人不履行判决书的义务的,那么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
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强制执行有以下特征:首先执行只是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执行权是国家的一项公权力,只能由国家机关行使,而不能由其他的单位或者公民个人行使。在我国,行使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其次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根据。并且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具有强制性。最后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民事执行中的保障性执行措施主要包括:法院搜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和继续履行。
所以,担保人还款之后,一定要尽快起诉处理,以免超过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