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的主犯能否保释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确定。如果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主犯是可以保释,或者不属于累犯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2-09-09 10:33
持械聚众斗殴主犯最低刑期是被判处管制。对于聚众斗殴的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最低刑期是被判处管制。
2022-08-09 16:59
视具体情形而定,对于未成年罪犯来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条件且系初次犯罪,或积极退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或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宣告缓刑。也就是说,对于未成年罪犯可宣可不宣的情形,应当宣告缓刑,当然,需要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具体条件有三:一是原判刑期未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二是应同时符合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项因素;三是不得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2022-08-11 13:58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一定的从轻量刑的条件。但还是要看具体条件,只要满足缓刑条件都可以缓刑。《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2-08-12 14:07
聚众斗殴主参与者跑了,主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有多次聚众斗殴、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持械聚众斗殴等情形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4-19 09:29
聚众斗殴未遂的量刑是:在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法定情形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