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①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这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
②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③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行政领域的违法行为,只要认定下来,就不再过问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可视为主观有过错,这是行政法的一个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25-04-27 17:2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规定,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2024-10-11 14:18
行政处罚的要件如下:
1、违法行为已经产生并且实施是判断进行行政处罚的首要前提依据。
2、行政处罚的性质规定只有犯行政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才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3、没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都不能对其适用行政处罚。
4、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情况下则是不适用行政处罚的。
2022-09-21 11:48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2022-10-22 13:38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区别在于:刑事责任是犯罪分子违反刑法的规定,需要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需要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是违反行政法相关的法律,需要承担的责任。总的来说,就是他们适用的情形是不同的,刑事责任是适用于犯罪,民事责任适用于民事案件,行政责任适用于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8-10 09:37
抽逃出资的行政责任依据我国《公司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抽逃出资的,公司登记机关作出关于抽逃出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对抽逃出资的行为处以罚款并责令补足出资,送达当事人。该行政处罚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