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
1.单独委托和共同委托。
2.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
3.直接委托和转委托。
一般情况下,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 【委托合同定义】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2023-04-18 13:49
合同的种类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保管合同等。合同可以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也可以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2022-09-03 16:36
无效合同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订立合同的民事主体不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
(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2022-08-18 10:01
1、如果因解除委托合同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外,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赔偿损失;
2、因委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时,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2022-08-24 09:00
在诉讼法学理论上,回避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但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根据其实施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划分,即将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
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回避的对象、方式与事由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公安司法人员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保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
2022-11-24 13:45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要确权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判的法律文书、起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指控被告的书状。
当前主要有:民事起诉状、民事反诉状、民事上诉状、民事答辩书、民事再审申请书和民事撤诉书六种。
民事上诉状,也叫民事上诉书。民事答辩状,也叫民事答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