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标准是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同时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我国法律对于违约金的数额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约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2-09-21 10:45
签劳动合同违约金不合法。
但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签劳动合同违约金合法,其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提供的培训费。
2022-09-06 11:25
签劳动合同违约金不合法。但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签劳动合同违约金合法,其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提供的培训费。
2024-03-28 11:42
1、合同违约的赔偿标准是以造成的损失为基础进行赔偿。
2、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3、此外,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022-09-16 15:36
劳动合同违约金最多损失的30%
1、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
2、约定违约金时双方要对等。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偏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违约程度、实际收入水平、用人单位的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违约金约定偏高显失公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酌情降低。
2022-09-09 14:22
关于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立法上还没有明确性的具体规范。但在实践中劳动合同往往借鉴一般民事合同中的违约金制度,所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渐渐得到重视。
违约金指的是在合同约定时,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出现违反合同相关约定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金钱,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需要在合同的约定条款中特别注明。我们在实践中一般所指的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就是指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其中一方违反了劳动合同中有关约定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一、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职业培训,或者为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支付了培训费用的,可以与该劳动者在合同中约定,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在接受培训后并没有履行双方所约定的服务期,劳动者应当按照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涉及的保密事项进行了约定,劳动者应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并且履行自己的保密义务,例如:保守用人单位的公司机密和与公司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技术及其他用人单位未公开的内容等等,劳动者违反则应支付相应的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