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诈方是有权撤销因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此为我国《民法典》的明文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8-12 13:53
可以。法律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所谓胁迫,是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而订立合同。
2022-08-12 15:37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情形。
2022-08-12 10:30
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能够撤销。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受欺诈方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及时行使其撤销权。
2024-07-04 10:45
受欺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受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予以撤销。
2022-08-12 10:31
双方签订的居间合同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受法律保护:双方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并且合同的内容合法、合理;不违背公序良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