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可以查看居民的身份证的情形有:1、需要查明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身份的;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3、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等人群聚集场所或指定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4、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2024-12-26 15:53
如下情形下警察可以查看居民身份证: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查明身份等情形。且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需要检验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一般不可以拒绝查询身份信息。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2022-09-05 15:13
一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主要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职务中遇到的情形。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因此,查验其居民身份证是盘问、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是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主要是指人民警察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况,该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查明“有关人员”身份,是指进出管制现场的有关人员。
三是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治安稳定有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有严重影响的事件,如严重的爆炸、枪击、滋事等事件。与第二种情形不同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根据情况没有实行现场管制。
四是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这种情形是2011年修改居民身份证法时,为适应公共安全的复杂形势,有效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秩序新增加的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之外确定查验居民身份证的场所,时间上限于重大活动期间,主体上必须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五是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其他需要查明身份的情形只能由法律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都无权作出规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应当是在“依法执行职务”时,并且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2022-11-29 10:44
办理居民身份证不受年龄限制,16岁以下少年儿童按照自愿为原则,均可办理身份证。
由于少年儿童还属于长身体阶段,容貌会随成长而变化,因此,儿童身份证有效期较短,仅为五年。此外,未成年人申请办理身份证,需要监护人陪同带上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核对资料无误,录入人像、指纹信息,缴纳证件工本费,在规定时间内即可领取身份证。
2022-08-12 16:11
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与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人的年龄有关。按照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人的年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情形:第一种是“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发证对象是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发给有效期为十年的身份证。该身份证法定的使用期限是十年,超过十年即不再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应当换领新证。第二种是“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发证对象是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发给有效期为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第三种是“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发证对象是四十六周岁以上的人。这是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人其相貌已比较固定,相对变化较小,所以对四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可以终身使用。第四种是“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发证对象是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可以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之所以规定未成年人申请领取的身份证的有效期仅为五年,主要是考虑未成年人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相貌变化比较快,如果居民身份证使用期限太长,经过一段时期后,难以通过相片对持证人进行辨认。
2023-11-16 11:35
下列条件下签订的合同可撤销:
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2、当事人受对方欺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3、当事人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趁虚而入,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等法律规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