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依照法律规定的项目和计算标准确定赔偿数额。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确定。确定赔偿数额后,当事人应当订立协议书,载明应当履行的义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3-06-15 10:19
医疗事故依照法律规定的项目和计算标准确定赔偿数额。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确定。确定赔偿数额后,当事人应当订立协议书,载明应当履行的义务。
2023-06-26 10:42
医疗事故依照法律规定的项目和计算标准确定赔偿数额。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确定。确定赔偿数额后,当事人应当订立协议书,载明应当履行的义务。
2023-06-16 14:23
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事故保险是否报销医疗赔偿?病人因医疗事故死亡,事故保险是否给予医疗赔偿?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的,若患者的死亡是因为医疗事故造成的,则院方需要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标准和范围,进行赔偿。即患者家属可以向医院主张死亡赔偿金。
2023-06-06 13:41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情况如下: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等。
2022-08-12 13:58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赔偿协议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